搜索
首页 > 天府教育 > 正文
云端探秘剑门翠影 共绘蜀道文化新篇——“剑门关—翠云廊·云端研学”之“意创剑门关”成果展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4-17 12:42:24    浏览量:


       2025年4月11日,“剑门关—翠云廊·云端研学”之“意创剑门关”成果展在成都天府中学(小学部)盛大开启,来自成德眉资、甘阿凉等地的17所学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对“剑门关—翠云廊”云端研学成果进行集中展示。2025年新增云端研学项目学校也参与了本次活动。


       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嘉宾有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职副书记李红鸣,成都市教科院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肖慧、李梦玥,四川天府新区教科院副院长张超,天府新区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满天,以及成都市各区市县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特约专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科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赵国平老师在线上全程参与。


       天中附小副校长严利蓉致辞,表示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对“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通过云端研学实践活动可以促进文化自信的觉醒。


前情回顾

       2023年11月,“剑门关—翠云廊·云端研学”拉开帷幕,云端研学平台上传一系列优质微课,方便同学们自主学习蜀道知识。联动四川博物馆开展4节前置课,专家导师现场授课,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夯实知识基础。

       2024年11月,云端研学直播课中,同学们“云游”剑门关与翠云廊,领略蜀道的壮丽风光与深厚文化。直播活动结束后,学生继续深入探究,以物化成果的方式呈现自己对蜀道的丰富表达。


线上线下展成果

       四川天府新区第七小学校的孩子们学以致用,结合书中所学,书写蜀道故事,用童真的歌声,传唱岁月长歌。在研究中感受蜀道的雄伟险峻,用旋律传扬蜀道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川天府新区第七小学校

       四川天府新区南湖小学开展《蜀道新程,童行解码》实践活动,同学们踏上探索蜀道的新奇旅程。通过设计实用研学手册,用童真的视角、亲身的体验,解码蜀道的古今变化,感受新时代蜀道发展带来的全新风貌。


四川天府新区南湖小学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万科分校带着《蜀道“十万个为什么”——我们的发现笔记》 ,同学们将探索蜀道时的好奇与思考记录其中。在实地考察与资料查阅中,寻找答案,发现蜀道奥秘。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万科分校

        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用画笔描绘探问蜀道册。画不完的是对蜀道的好奇与探索。一次次检索、一个个思考,让一幅幅作品有画面、有声音、有见解。


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在《遇见蜀道》活动中,同学们与蜀道来一场美丽邂逅。学生将蜀道诗词与编程技术结合,设计了一款问答游戏,让大家在趣味中探索蜀道诗词,感受蜀道文化。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四川天府新区实验小学校呈现《千年蜀道 “童”样精彩》,同学们围绕蜀道文化制作飞行棋。从构思到规则、图案设计,都经过多次改进。棋盘以蜀道景点、遗迹为背景,玩家行棋时能学蜀道知识、诗词典故。同学们在完善飞行棋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并传承蜀道文化 。


四川天府新区实验小学校

        四川天府新区太平小学带来《蜀道云端越 诗心屏幕传》,同学们跨越云端,以诗寄情。通过观、诵、创、辩四个闯关,从优美的诗句中感受蜀道的壮丽,用吟诵经典、书法创作、扇子画等各种丰富的作品传递对蜀道的赞美与热爱。


四川天府新区太平小学

       成都天府中学(小学部)开展《听树说·蜀道故事》,在四季的更迭中,聆听翠云廊古柏的“诉说”。从古老柏树的生长历程中,挖掘背后的蜀道故事,感受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痕迹。


成都天府中学(小学部)

       江油市胜利街小学通过线上录制的方式,追寻蜀道踪迹,从古老的栈道遗迹到文人墨客的诗词佳作,设计保护生态的智能垃圾桶,挖掘蜀道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


江油市胜利街小学

       白玉县城区第一完全小学以线上录制呈现履艰通衢,深入探究茶马古道与蜀道的精神脉络。沿着先辈的足迹,感悟在艰难环境中开辟商路、交流文化的坚韧不拔与开拓精神。


白玉县城区第一完全小学

       四川省彭州市延秀小学在线上分享“云端漫步剑门关 研学探秘翠云廊”成果,通过朗诵、快板的形式展示在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照片、文字和感悟,诉说古蜀道的奇峻与厚重。


四川省彭州市延秀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马鞍学校通过“探研古关韵 守护文化根”活动,线上展示对蜀道古关的研究成果。深入探寻古关的历史韵味,领悟守护蜀道这一文化根源的重要意义和使命。


资阳市雁江区马鞍学校

       西昌航天学校带来“蜀道三重境”多维物化成果,通过多个维度、多种形式的实物模型、艺术作品等,展现蜀道的自然之境、历史之境与文化之境。


西昌航天学校

       眉山市东坡小学带来展示“童程蜀道 我们在行”,同学们用行动探索蜀道,线上展示实践过程,通过知识问答分享在探索蜀道中的成长与收获,展现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


眉山市东坡小学

        四川省汶川县漩口小学校在线上展示剑门关 - 翠云廊研学成果,聚焦这两处蜀道著名景点,通过诗集、朗诵、绘画、书法作品,展现它们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感受剑门关的雄伟险峻与翠云廊的古木森森 。


四川省汶川县旋口小学校

       德昌县第一完全小学开展童画蜀道,同写传承活动。孩子们用绘画和书法表达自己对蜀道的热爱。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传递着传承蜀道文化的坚定信念。


德昌县第一完全小学

       德阳市实验小学校在“品诗中蜀道,赏古韵山川”活动中,从古代诗词入手,展示书法作品,品味诗人笔下蜀道的壮丽山川,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文化底蕴,领略蜀道的古韵之美。


德阳市实验小学校

       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学生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触摸到的不只是名胜古迹,更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

       以蜀道为轴,以文化为脉,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多维度进行学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索到可以成为中华文明交融的纽带,在云端协作中感悟科技如何让文化传承历久弥新。

专业培训

       潘煜华老师做《技术赋能的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地域共构与实施》培训,潘老师从研学的设计初衷、课程架构,到云端技术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等多个维度,对云端研学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整体介绍 ,让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对这种创新的学习模式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理解。


专家点评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科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赵国平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天府新区通过蜀道文化研学活动,创新性实现文化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了“校馆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实践教育新模式,突破传统空间限制。

       赵国平老师说:“本次活动凸显出成都师生传承巴蜀文化的教育和智慧,云端研学活动的实施可谓是全国典范。”


       成都市教科院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肖慧老师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一个回顾和感慨。她表示长周期的活动已经让参与活动的学生有了全方位的进步,从初涉实践时的懵懂生涩,到如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自主解决复杂问题,在知识掌握、动手实操、团队协作等方面均有质的飞跃。同时,教师团队也逐渐形成创新教研模式,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李红鸣书记在发言中指出,老师们基于兴趣和热忱,在这一个项目中凝聚,形成线上线下的自发研究,促成了我们整个队伍在共研中实现共享,在共享共享中得到共同成长。


       这场教育实践不仅让偏远地区的学子跨越山河触摸文化根脉,更开创了"校馆联动+数字赋能"的育人路径,彰显了成都教育协同发展的先锋力量。

     在这场“意创剑门关”成果展中,我们感受着历史与现代的碰撞,见证着师生们对蜀道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让我们怀揣这份感动与敬意,携手同行,让蜀道文化的芬芳,飘向更广阔的天地!(中国民间人才库入库人才 张成元/辑荐)

  • 天府信息快讯LOGO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