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天府信息 > 正文
关于综合利用农村闲置校舍强化乡村服务功能的建议——以泸县为例

来源:    综合作者:     2023-06-27 12:15:00    浏览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县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闲置校舍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退休人员越积越多,农村留守儿童居高不下,需要的活动场地、教育基地问题越来越凸显。因此如何改造好、利用好农村闲置校舍,服务于农村幼儿成长和离退休人员,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服务于乡村振兴,是当前县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泸州市除江阳区和龙马潭区外,其余五个区县农村学校占比较大,村级校点、片区学校数量较多,学生萎缩速度较快。而泸县作为农村人口大县、教育大县,是这五个区县的典型代表。为此该县安排专人对目前闲置校舍和相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以期对全市同类县区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二、情况分析

        经查阅全县教育资产台账和实地调研走访,笔者发现目前泸县教育系统有以下几个现实问题。

      (一)农村学校闲置校舍较多。根据泸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自2005年—2019年全县共有登记在册的未办学的教学点226个,其中已拆除破损严重安全隐患大的校点23个,移交地方政府已统筹利用和处置的校点26个,另外处于“存量”闲置状态的177个。据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该县当年有尚在登记使用的村级校点53个,共计有学生1641人,平均校额30.93人,这些校点规模小、质量低,基本上在三五年内都要停止办学。另外按照全县“十四五”校点布局调整规划,2021—2025年,该县还将拆并10所左右的片区小规模法人学校。按照“存量+增量”的思路计算,如果近几年不加以利用,不及时消除闲置校舍“存量”,到2025年,该县会有共计230个左右的闲置校点。其中规模较大、设施较齐、房屋成色较新的闲置校舍有近70个(详见表一)。经实地查看,这些校点绝大部分是砖混结构的楼房或者平房,其教室、办公室、运动场、花园、厕所等基本设施齐备,七成以上的校点建有小食堂,具有较大的可利用价值。


       (二)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缺乏。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建立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标准,学校应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基地、实训基地”。省、市要求,除了各学校应该结合实际建立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外,县区层面也应建立学生劳动或者综合实践基地。省内的阆中市在前几年学生生源萎缩的同时,就利用闲置校舍建立了部分学生的综合实践基地。市内的纳溪区也在几年前就出资打造了大型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而我市目前的中小学校中,具备规范化劳动实践基地的数量不多、占比不大。以泸县为例,该县10年前就鼓励各镇、校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但由于受场地、资金等条件闲置,截止目前只有太伏镇国仁学校、方洞镇中心校、城东小学、梁才小学、得胜镇中学、云龙上坪学校等不到10所左右的学校,通过租地或者利用校内空地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占比不到全县学校总数的10%。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要求,一方面劳动基地比例有待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县域、校域学生实践基地数量极少,急需挖掘潜力,弥补短板。

      (三)在职教师周转宿舍匮乏。根据县教育体育局的统计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泸州市除古蔺、叙永和合江三个县因政策倾斜,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外,其余4个区县几乎没有。泸县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县目前有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职工8187人,其中乡镇教师6433人,占比达78.7%。与市内其他县区情况类似,由于县内大部分学校占地不大,办学资金匮乏,基本没有土地和资金修建教师宿舍或者周转房。上世纪修建的教师集资房都已出售给当年符合条件的人员(几乎都已退休)。该几年前借助上级政策资金在乡镇修建了800余套教师公租房(在全市属于数量较多的),但都主要建在高完中学校,乡村教师能够入住的少之又少。农村学校绝大多数乡镇教师中午只能趴在办公桌上午休,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较多。

        (四)退休人员活动阵地稀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教育系统有退休教职工3万余人。以泸县为例,截止2022年5月该县教育系统共有离退休教职工3246人,其中高级职称370人,中级职称1989人,中高级职称占比为72.67%;70岁以下的1446人,占比为44.54%,且近三年将退休近800人。另外各镇(街道)还有一定数量的卫生、文化战线和镇村退休干部,这些人员大部分分散居住在县内各镇(街道),他们身体健康、多才多艺、热爱生活,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关爱留守儿童、推进乡村振兴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活动阵地,除少部分随子女生活外,其余大部分农村退休人员平时多半去场镇喝茶打牌,沦落为普通的“茶客”“牌客”。部分农村学校每季度左右组织退休人员到原单位开个短会,食堂吃个便饭,就算是正规些的退休活动。这些退休人员原本的写作绘画、舞文弄墨、打球下棋等兴趣爱好由于无阵地、无氛围等原因几乎丢失,他们退休后的存在感、归宿感很快丧失,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服务地方、服务青少年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也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对策建议

       为盘活利用好农村数量较大的闲置校舍,充分发挥好闲置教育资源服务农村教育、服务退休人员、服务乡村振兴发热应有作用,笔者建议因坚持“公益为主、教育优先、综合利用、分类解决”的原则,以县区为单位成立闲置校舍处置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县区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司法等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分管同志为成员,负责对全县闲置校舍处置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尊重历史和结合现有实际条件的基础上,建议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处理和利用方式。

      (一)部分建设成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为“教育增效”。根据国家、省、市要求,各乡镇(街道)应该统筹闲置校点,为中小学建设一批学生综合实践(劳动)基地。原则上一个乡镇集中打造一处。基地以种植蔬菜、玉米、油菜等生长期较短的、学生食堂可利用回收的植物为主,可根据条件,养殖一定的猪、鸡、鸭、兔等。种植基地的菜叶、学校的食堂剩饭剩菜可综合用于基地养殖业,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又可用于种植所需。鉴于目前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减少,教师比较富余,各乡镇可安排1—2名的农校师资或者学校中老年教师(作为劳动课教师)去管理基地,也可返聘退休教职工进行管理。基地轮流向本乡镇区域内中小学生开放。基地的劳动果实,可作为学校学生食堂的食材供应来源。这样既可锻炼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又可减轻学生在校就餐的经费开支压力。

      (二)部分改建为教师周转用房为“职工解忧”。鉴于目前乡镇教师普遍缺乏周转宿舍,各乡镇(街道)可根据乡镇内校点间的距离、交通等现实情况,将部分闲置校舍改建为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周转宿舍,为本地无房职工工作日休息解决后顾之忧。这个做法也符合省上政策要求。据悉,从2022年起省级财政对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教师周转房有一定的经费补助,标准为新建单人间6万元/套,双人间10万元/套,改建单人间1.5万元/套,双人间2.5万元/套。

       (三)统筹设置老年退休活动场所为“晚霞添彩”。结合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每个乡镇(街道)可以设置1--2处退休职工活动场所。场所内食堂、厕所、运动场、活动室(原教室)、会议室(原教室)和种养殖基地基本都是现成的,能满足具有运动、书法、绘画、棋牌、器乐、劳动等不同爱好的退休同志的需要。原来不同法人学校的退休同志可以分批轮流去基地组织活动,本乡镇区域内的机关退休人员、文化、卫生行业的退休同志也可一并纳入。如果利用得当,这些人员每月、甚至每周都可以去一两次或者多次,重阳节等大型活动也可集中在某一基地开展。这样将退休同志从街边茶馆酒肆、从打牌喝酒中拉回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活动场所,对于丰富老年生活、净化社会空气、弘扬文明乡风将大有裨益。

       (四)其余的确权变现综合利用为乡村“振兴助力”。目前部分农村县区村级校点原有土地、地面建筑的投入主体存在多元化,其权属不够清楚明晰;部分闲置校舍因位置、条件限制不便于教育再次利用……针对这些情况,建议经县区闲置校舍处置工作的领导组批准,可以采取变卖、出租或借让等方式进行处置。处置所获收益,原则上按照当初的出资比例分配。各收益单位须保障处置收益用于教育或者乡村振兴有关的其他社会公益事业。采取变卖方处置的,要以资产评估为前提,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拍卖为主要方式变卖闲置校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取邀请招标、协商议标的方式。对变卖条件尚不成熟的可采取出租方式处置,原则上租期掌握在三年以内。对变卖、出租都不成熟的可采用借让方式处置,借让给村(社区),用于村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协会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和其他公益事业建设。借让的在交接中要办清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一旦恢复办学需要,村(社区)应无条件将校舍归还教育使用。(泸县老科协张天虎张天虎)

  • 天府信息快讯LOGO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