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天府信息快讯 蜀ICP备2021005531号
最近翻阅了川南兴文及老古宋县志,史载在明清时期乡村特别以乡场为中心的地域均有以下特点;一是庙宇多,二是家族祠堂多,同时还建有不少私塾,民国时期保上办有保国民小学都是乡村教育基地称之为学堂;家庭条件好的家庭,修建家宅时都要首先考虑有堂屋,堂屋正上方要供奉家乘(或神)天地君亲师,或某姓堂上高曾远祖这叫家堂,或曰中堂,传承家风家教。
庙堂,祠堂,学堂,中堂称之为四堂,四堂文化中饱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内容。分析其中的积极因素和负面作用,取其精华,去除糟粕,有助于今日所昌导的乡村文化振兴。宗教文化,宗族文化,学堂文化,家教文化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若干的相通和默契之处。身居农村的广大农民祖祖辈辈传承着悠久的农耕文化,有着美好的追求和愿望,追求幸福和共同富裕,追求美好的生活;希望建设秀美的居住环境,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后代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向上向善,和谐相处。
唐代大诗人杜牧诗作《江南春》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盛唐时期皇帝和达官贵人信佛教于是在风景名胜之地大建寺庙,“四百八十”形容南朝时代佛教的兴盛。笔者所查阅的一个清末始建的古宋小县人口不足十万,下辖十三个乡场,明清时期就修建了二百多座寺庙(包括宫、堂、山、洞、道、观、庵)其中与农耕关系密切的如“禹王宫”供奉的是治水的夏禹王,农业离不开水,“龙君庙、龙泉寺、龙引寺、龙神寺等”传说中龙是呼风唤雨的,管下雨,庄稼需要雨水,农历闰二月初二“龙抬头”就意味着地温提升了春雨要降落,农民要开始春耕生产了。牛王庙、药王庙、罗祖庙、谷王庙、五谷庙都是与农耕息息相关的,饱含着农耕文化基因。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时代,农村几乎每个村落按照那里老百姓的习俗、信仰、崇拜都有人牵头化缘修建庙宇或道观,供奉的有各色各样的偶像,也有历史名人如文贤孔子、仓颉夫子,武将的关云长。最广泛的是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十分简漏的神龛,但土地神却管得很宽,管着农民的命根子,管着农耕的基础的基础。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形象过去在农村许多乡间道路上都能见到,人们借以驱邪避魔仗胆子。
秦汉以来随着农耕的发展庙堂文化也逐渐兴起,到唐宋元明清时代,形成高峰农村的庙堂供奉的偶像也往往糅杂在一起,不过基本的理念是教化百姓要行善不作恶,宣传因果报应关系,宣传天地神灵的敬畏;教化农民以耕读为本,男耕女织,家和万事兴。庙堂文化实际与中华传统文化,与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融合在一体。民国时期,推行新文化,打倒孔家店,人们开始破除封建迷信,捣毁神像,许多地方把庙宇改做学校,将庙产作为办学经费,日寇侵华时期许多全国有名气的庙宇也遭毁灭。解放后提倡宗教自由,著名景区的庙宇作为文物古迹得到修复和保护。广大农村的寺庙荡然无存,有的乡村民间也曾化缘重建寺庙,但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寺庙,民间化缘修建的已被拆除。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这部分人只求找钱,对宗教信仰是不感兴趣的,老年一代也对庙堂文化渐离渐远,但庙堂文化中的精髓然在传承后世。
祠堂文化也称家族文化,水有源头树有根,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从哪里来?我的血缘根脉在哪里?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历史通过编修家谱,修缮墓,祠堂祭祖等等活动增强族人团结,传承家族文化,弘扬祖训族规和优良的家风。祠堂文化实质是一种教化人的文化,培养人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几千年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祠,家庙和族塾常常融合于一体,成为族人文化教育的活动基地。解放后许多祠堂也变成了学校,成为育人的场所。而今不少家族成立了宗亲会,组织续修家谱就是缺乏祠堂。虽然如此,祠堂文化,家教文化依旧在传承,但愿能在振兴乡村文化中得到加强。牢记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好家庭家教,弘扬优良家风的谆谆教导。家是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祠堂文化和家堂(中堂)文化紧紧相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而今人们普遍住进了高楼大墅,农村的居住条件也大为改善,中堂文化确渐渐消失,走进许多农家的堂屋一片空白和空虚,看不到几多文化内容。
农民以耕读为本,有句名言;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封建时代农村通过私塾让让孩子受教育,要跳出农门只有读书,叫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民国时期兴办学校,那时的保(相当于一村)办有“保国民学校”类似村小,乡场办有完全小学。解放后发展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同科技一样蓬勃发展。四堂文化中唯一发达昌盛的是学堂文化,学校国家办的教育后代的场所。由于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生源减少,不少地区村级学校已经拆完,小学初中往乡镇学校集中,高中往县城集中,创建寄宿制学校,这当然是件好事,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振兴乡村文化十分重要的是农村教育的振兴,村级的学校如果农民有要求,条件又容许则可保留一些历史悠久的村级小学,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基地。
庙堂文化、祠堂文化、中堂文化、学堂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和农耕文化密不可分,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发掘其积极因素,注入现代科学文明的元素,助推乡村文化的振兴!(兴文老科协 蒲宇伦)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