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天府信息快讯 蜀ICP备2021005531号
5月14日,火辣辣的骄阳,把荣县的气温拉至31摄氏度。而在高山镇牛王庙村那片40多公分高的“北京芋”苗地里,紫蓝色芋叶被晒得有些发烫,一名头发和胡须都花白的汉子蹲在苗地里,像医生、像父母观察了无数窝芋苗的长势后站起身来,开心地对种植户张玉祥说:“不缺肥、没病虫、长势好,一亩产一万斤都有希望!”他,就是荣县高山镇县镇人大代表、牛王庙村党支部书记朱文华。
朱文华关注的“北京芋”,是牛王庙村粉条加工厂的源头原料之一,今年采取“北京芋”与玉米套种模式,新发展了400亩,另外,还鼓励村民在撂荒地和房前屋后分散栽种红苕400亩。800亩芋、苕为村办粉条加工厂奠定了最基本的源头原料,并辐射带动周边村栽种相同作物4000亩。
朱文华介绍,在牛王庙村,村民有栽种红苕的悠久历史,全村每年红薯产量约2000吨,但效益低;有栽种“北京芋”几十年的经验,但不集中成片,缺乏规模效益。为了提高红苕颜值,为了让撂荒地复耕,去年,在县委组织部中省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支持下,牛王庙村利用资源优势建起了荣县唯一一家苕粉加工厂,当年收购加工鲜红苕近1000吨,加工成优质淀粉100吨,让‘粗粮’红苕成为精细食材捧上消费者餐桌,让农民看到了传统农业的新希望。
围绕办成“荣县粉条第一厂”,作为县镇人大代表的朱文华也做了不少辅助 “功课”:通过努力争取,近两年来,将7.5公里的村组道路浇筑成了4.3米至4.5米宽的水泥路,结束了牛王庙村无水泥路的历史;争取项目资金,新建了两座电动提灌站,新安了村民梦了10多年的农灌管网到田间,长度达2.3公里;通过参与人大代表接访并积极提建议,让全镇2023年新建的15个提灌站电费享受了最优惠的“餐标”;争取资金,把一根15公里长的饮水管网,从原墨林乡水厂,安装到了150多户严重缺水农家水缸边、粉条厂区内……
通过系列措施的落地落实,去年粉条厂在加工1000吨红苕的同时,让50多户村民获得了24万多元的劳务费,同时还常态化解决了6名当地村民家门口务工。
朱文华翻开村委2024年发展纪要信心百倍地说:苕粉,仅是对红苕加工后的“半成品”,今年就要实现苕粉到粉条的升级生产,同时拓展“北京芋”粉和“北京芋”粉条两个新产品;加工量在2023年1000吨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速至3000吨,三年后达到5000吨,原料收购辐射全县;村集体经济效益,在2023年30多万元的基础上提升至100万元;今年内完成商标注册,让牛王庙的粉和粉条走向全国;创办研学基地,让城里人、让校园里的师生们走进粉条厂体验乡愁,找回儿时记忆。(记者 蒋兵)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