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天府信息快讯 蜀ICP备2021005531号
前 言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作为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指出在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自贡、内江、泸州、宜宾等川南丘区是四川省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主要产区,自贡市在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原种资源保护、品种研发推广、带状种植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具有良好基础。主动贯彻新时期国家大豆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和重大品种研发推广的战略要求,立足川南丘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规划、协调管理、科企融合,充分发挥川南地区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的品种和产业基础优势,将川南丘区打造成为立足四川、面向我国西南、辐射我国南方的带状复合种植优势大豆种业集群,对推动大豆产业振兴、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增量提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背景基础
(一)大豆产业方面
1、国家层面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类食用油的重要来源和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油脂和蛋白含量高达30%-50%。我国是大豆原产国,已有2000多年的大豆种植历史,有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流域夏豆区、长江流域春夏大豆区、东南秋作大豆区和华南多熟大豆区五大主要产区,最适宜区也是主产区域分布在东三省,其种植面积和产量曾长期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二十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首位,曾是大豆净出口国。
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条件、耕地质量特别是在品种研发和种植技术上长期停滞不前等原因,大豆单产已经严重滞后(2017年美国就创造了每亩694公斤的单产记录,其中涉及转基因技术;巴西大豆单产达到了每亩235公斤,且为非转基因产品;而我国大豆单产长期停留在每亩120公斤左右)。目前我国种植面积约1.4亿亩,总产量约0.2亿吨,已经被美国、巴西、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挤出了世界大豆主产国行列。
本世纪以来,我国植物油消费和畜禽养殖快速增长,对大豆需求大幅提高,年大豆需求量超过1亿吨,产需缺口不断扩大,进口量也逐年增加,近年进口总量均在8000万吨以上。大豆生产与供给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保障的突出短板和巨大潜在风险。振兴大豆产业,提高大豆自给水平,成为迫切而艰巨的重大任务。
2、我省层面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我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较为宽广的耕地面积,是传统的粮油生产大省,在大豆生产上属于长江流域春夏大豆区,以间套作为主要种植模式,1999年以前种植面积不足200万亩。随着适应低光照和湿润环境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成功,玉米等旱粮作物间套作大豆、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为我省大豆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省大豆种植面积达到了665万亩,在全国大豆产量排行榜中已从本世纪初的10名之外跃升为全国第三,成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后起之秀和南方大豆主要产区。我省农业区域多属低山丘陵区,旱作农作物超过2000万亩,大豆产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二)大豆种业方面
1、国家层面
种子是农业“芯片”。作为大豆起源国,我国保存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加大攻关,选育出一批大豆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有所提升,目前已有数十个大豆种业专业机构及专家团队,数百家涉豆种业企业,基本完成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基本形成杂交育种体系和科研,种业企业合作的良种繁育体系。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美国大豆育种和良种繁育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培育出高产、高抗性、高出油率大豆品种,建立起强大的良种繁育及贸易产业化体系,大豆种子生产及贸易占全球40%,成为大豆种业大国。
虽然我国在大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大豆主产国美国、巴西等国家相比差距还是较为明显的。我国对大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利用严重不足,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脱节现象。我国大豆育种研发,多是利用项目开展,研究之后未必能推广,而一些大豆助产国是依靠企业市场化开展。我国品种研发与配套技术衔接不够,影响了大面积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实施大豆产业振兴战略,迫切需要规划建设针对不同种植区域和栽培模式的规范化、标准化、集群化的大豆良种繁育体系,推进大豆种业及栽培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大豆产业。
2、我省层面
我省拥有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南充大豆试验站、自贡市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等专业科研机构和专家团队,数十家涉豆种业企业,在耐湿润、耐低光照、高油、高蛋白、高产间套作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研发方面成果丰硕,大豆种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已有良好的科技基础和产业发展能力,但在品种研发与豆种产业化、商品化生产深度融合方面进步缓慢,尚无有影响力的豆种品牌、豆种企业和标准化豆种繁育基地,自留种仍居主导地位,豆种换种率仅有45%,较大影响商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3、川南基础
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研究所是大豆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专业科研机构,建有农业部大豆原原种繁殖基地,以高油/高蛋白、间套作大豆良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主要方向,育成的耐隐性强、适宜间套作的供选系列大豆,多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省内覆盖率达70%以上。
图一:自贡市沿滩区优势大豆种业基地核心区规划布局图
自贡市沿滩区制定了《自贡市沿滩区现代(大豆)种业基地建设规划》,引进四川种业集团合资成立了“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种芯农业有限公司”,依托自贡市农科院大豆研究所、自贡均隆农作物科学研究所核心科研基地及国家级博士科研工作站,搭建了“政府+科研+企业”深度融合平台,共推大豆“品种选育、原种扩繁、种子生产、示范推广”工作,现已建成大豆科研基地600亩。
二、思路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通过“企业与科研、企业和基地”深度融合,狠抓研发育种、原种扩繁、种子生产、示范推广四项重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国内知名、规模集约、功能完善、效益显著”和“立足四川、面向我国西南、辐射我国南方”的川南带状复合种植优势大豆种业集群,促进川南丘区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加快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国家大豆产能贡献川南力量。
(二)发展目标
1、空间规模目标
集群建成后,形成“一核、一环、四片区”空间发展态势,总规模约100万亩,其中:在自贡市沿滩区永安镇云丰村、刘山村建成品种研发核心基地暨“一核”,面积约0.2万亩;在自贡市沿滩区以永安镇云丰村、刘山村为中心的永安镇、黄市镇、九洪乡、联络和富全等乡镇建成原种繁育环线暨“一环”,面积约3万亩;分布在自贡市荣县、贡井、大安、富顺等区县和内江市、泸州市、宜宾市有大豆间套作基础的主要区县建成生产种供应基地暨“四片”,面积90余万亩。优势大豆种业实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图二:自贡市沿滩区优势大豆种业基地品比试验田
2、经济效益目标
集群建成后,能在自贡市沿滩区每年新增大豆原种产能270万公斤以上,在自贡、内江、泸州和宜宾等川南丘区新增大豆生产用良种产能9000万公斤以上,新增总产值12亿元以上,新增总收入8亿元以上。
3、社会效益目标
集群建成后,能为四川、我国西南和南方地区3000万亩大豆生产提供优质种源,促进川南丘区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推动区域乡村振兴加快发展,为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大豆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贡献川南力量。
三、重点任务
图三:自贡市沿滩区优势大豆种业基地“花椒+大豆”间作模式
(一)建设品种研发核心基地
依托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高油/高蛋白、间套作大豆良种选育领域的科技研发优势,和已经入驻自贡市沿滩区的四川种业集团和丰大种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在自贡市沿滩区永安镇云丰村、刘山村建设“一核”,即品种研发核心基地,面积约2000亩,主要开展大豆育种材料收集保存和大豆原原种繁殖,重点建设科技研发及展示、大豆品比试验、原原种保护及种植技术研究、原原种繁育等功能区,打造优势大豆种业集群“芯片”,不断强化集群科技支撑。
图四:自贡市沿滩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调研沿滩区大豆种业发展情况
(二)建设原种繁育基地
按照与品种研发核心基地有效衔接和环绕的原则,在自贡市沿滩区以永安镇云丰村、刘山村为中心的永安镇、黄市镇、九洪乡、联络和富全等乡镇,构成“一环”即“原种繁育环线”,总面积约30000亩,主要通过“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开展大豆原种繁殖,重点建设种子储藏加工场所、大豆种业技术和供销服务点、病虫害监测点等企业服务平台,实施路、水、土基础设施整治,推广地力培肥、大豆种植新技术、农业机械化作业等农耕农艺措施,为大豆生产种供应基地提供优质原种。
(三)建设生产种供应基地
在自贡市荣县、贡井、大安、富顺等区县和内江市、泸州市、宜宾市有大豆间套作基础的主要区县打造“四片”即大豆生产种供应基地,总面积90余万亩,主要通过“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开展大豆生产中种植繁育,重点建设大豆种业技术和供销服务点、病虫害监测点等服务平台,实施路、水、土基础设施整治,推广地力培肥、大豆种植新技术、农业机械化作业等农耕农艺措施,为四川省、我国西南地区甚至南方地区提供大豆生产种源。
四、保障措施
(一)研制扶持政策
川南四地市要依据四川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和安排部署,建立专门协调机构,研究制定项目整合、财政扶持、项目建设等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集群打造各项具体事宜,依靠扶持政策措施,扶持、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和投资,形成种业集群打造合力。
(二)细化目标任务
对标大豆种业集群各基地建设标准,依据规划设计,研制基地建设年度计划、月度计划、重点项目专项建设计划。明确各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事项。建设计划经四地市专门协调机构审定后组织实施。
图五:自贡市沿滩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调研沿滩区大豆种业发展情况座谈会
(三)加大招商力度
根据大豆种业集群规划,编制具体招商项目,采取多样形式开展招商活动,在扶持政策引导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地建设。
(四)依靠科技支撑
聘请大豆行业有关专家组成集群打造专家顾问小组,负责集群打造科技研发,应急科技处理,科技指导、科技咨询等事宜,组织研发生产规程、专项装备,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配套实用技术,依靠科技支撑,提升集群打造水平和运营效益。
(五)强化服务保障
优化行政服务,对事关大豆种业集群打造各项建设项目的审批、备案等,既要依法合规,更要力求精简。有关地市、区县要落实专职机构、专职人员为大豆种业集群打造提供服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六)探索共享机制
以构建现代产业、现代企业为目标,构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事业组织,主体企业紧密合作的科研与成果应用机制,探索农民土地入股、企业多元化资本、财政投入量化折股,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相互股份合作等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的利益联结方式,实现国家、社会资本、企业、农民通过合作,共享产业发展和集群打造效益。(何昌永)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