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天府文学 > 正文
杨贵飏:聆赏一一献给母亲们

来源:    综合作者:     2023-05-24 12:06:53    浏览量:

 
杨贵飏(四川)


一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好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

                                       一一但丁


    五月的晨曦早早醒来,驱离了宁静微凉的夜色,一抹微红贴着窗帘扩散开来。在飞鸟呼朋唤友抑扬婉转的鸣唱中,隔屋的母亲准时起床洗漱。

   “嘭、嘭、嘭”,轻润而雄浑的敲门声把我的梦乡撞击成碎片。

   “天亮了,起来吃早饭了。"多么熟悉的声音!但我闻而未动,闭目养神。

    "天亮了,起床了。"还是那个平缓刚柔的声调,似儿时呼我起床干活一般。我仍不为所动,静听鸟鸣,但感觉有一缕焦虑挂在她脸庞。

    ″天亮了,快起来吃饭。”第三次呼叫传来,我顿感不悦,起坐对曰:“我的妈,昨晚给你说了几遍,我几十年习惯早上多睡会儿,饭都没煮好,不要叫我了!”“要得、要得,你多睡一会。”母亲一脸愧疚地微笑,“我没记性了,小时候喊你们起床喊惯了。”

    大约不到5分钟,那个急柔匀称的声音又回荡在耳畔。

多年来,我只要回到老家,这就是母亲每天早上的必修课,起床声伴着曦光、伴着晨风、伴着霜雨,十分准时,了无变化,乐此不疲,好似当年催促人们早点出工的生产队长。

    93岁的母亲20年来心理上的最大变化,就是喜欢唠叨。一件小事、一个动作、看见什么、想起啥事,她都要絮絮叨叨、反反复复、三番五次、接连不断地念。"你多穿件衣服""你饭吃饱没""温水瓶里有开水""要少喝点酒哈"“写字不要太累了"她每次见到我,都要念叨这几句。一念起来神情专注、口齿清晰、脸色红润、皱纹舒展。那神态,好象她还是一家之主,我还是小孩,她在作指示似的。

    前些年她唠叨时,我既有没有长大的些微幸福感,更有不适应、很烦倦之忧。有时手上有事,她在面前念个不停;有时事巳办完,她还在反复问讯;有时鸡毛蒜皮,她还没完没了。我不得不提醒:"妈,你说这些我们都知道,不用多说了,烦人!”她双眼直直望着我,面带失望和愠色:"我都是为你好,啷个就说多了呀?”儿子最能对母亲察言观色,马上改口道:你说得好、念得对,我听到的!”这时,她两眼放光、移步轻盈,黄菊花脸上绽起红霞,比当年儿女吃上一顿饱饭、穿上一件新衣、考试得了5分还要满足和快乐。

     此后,只要她一念叨,我就停下事情,端坐她对面,凝视她眼神,连连点头称是,不时赞叹有加。她就以手指击打桌面,或双脚有节奏地抖动。接着我们就闲摆收成、天气、农活、猪牛、善事等龙门阵

       老人唠叨是否存在机理、规律、利弊和应对等方略?我对此产生了兴趣,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达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向他请教并共同探讨。

       教授书房里白天也弥漫着橘黄色柔美灯光,室外高树的枝叶在微风中轻吻着墨油色窗帘,偶尔探进头来打量着来客,后又跳跃窗外静静聆听。高大的书厨里砖块般的《老年心理学》《中西医辨征学》《普通心理学》《哲学与健康》《中医施治》等大部头在橘灯下十分抢眼。

       达教授摘下眼镜,谈吐自如:老人唠叨并不是一种疾病、也不是坏事。这是人到了一定年龄尤其是老年女性中文化层次较低者的通病。她们面见儿女表达关心关爱时、无人对话寂寞时、无事忆旧时、对某事不太满意时,都会以唠嗑呈现关切心、渲示存在感。老人脑萎缩、脑梗阻损伤思维时,也会自说自话地唠叨,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在如今城乡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后经济纷争减少背景下,许多儿女、晚辈对老人不尊不孝不和,都是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老人的唠叨而难以承受所引发,几乎演绎成了老龄化社会一道家庭伦理人文试题,应引起社会重视和化解。

    “其实,老人唠叨并不是坏事,好处很多。”教授喝了一口浓茶,清了清噪子:唠嗑可以激发大脑细胞,使之保持活跃、兴奋,推迟大脑衰老进程,亦可减轻精神压力,让老人心理更健康,有利于延年益寿。

       我相信教授把一件烦心试题讲得轻松如常、益处良多,定有科学和实例的依据,于是说,老人唠叨是一件好事,我懂事只有理解它、顺应它、赏析它,这道家庭人文试题就破解了。

    “是的,你必须去倾听、去参与、去互动、去赞同,要特有耐心和孝心,事实上耐心比孝心更紧要、更实效。有了耐心,对儿女来说,老人的唠叨就是一首首乐曲;对老人来说,就能收到心健益寿的功效。意大利诗人但丁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妙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这美妙的声音,就包括母亲的唠叨。”教授是中西医专家,对文学也有喜好和研读。

       从行为学分析,老人对晚辈、邻居的唠叨,实际是一种生活的游戏。

       席勒说,游戏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无法描述,只能举例。我记起了一个很多人知道的事例。中美洲一个偏远的农村通了火车,有一个小孩很高兴,每次站在山岗上向火车乘客招手致意,招了许多天没有一个乘客注意到他。这孩子疑惑:是我们村子太难看,还是自己长得丑陋,抑或是手势或站的位置不对?天真的孩子郁都寡欢患病了,仍然支撑着每天去挥手。他的父亲只身进城寻医问药,在旅馆向一位旅客说起这件事。第二天,当小孩正在挥手时,这个旅客把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外,使劲向孩子挥手。小孩跟着火车追了一程,回家后病愈了。

        小孩挚著地挥手,是孩子的游戏,多象一再念叨的母亲;旅客的挥手是参与游戏,他把温暖的人性挥向了一个家庭,这多象儿女们回应着老人的唠叨。在这场游戏中,双方都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实现了心理认知和情神世界的平衡与互助。

       我把达教授老人唠嗑有益说和小孩、乘客挥手的故事讲给家人和亲友,他们欣然接纳和欣赏母亲的唠叨了。

       但愿每位儿女晚辈,都象那位乘客一样,从改变行程中、从哗哗麻将桌上、从酩酊酒席上、从无事闲逛中、从无益乱忙中,站直身来,耸一耸肩膀,愉快抽出身躯,面向母亲的唠叨,亲切地招手致意!(作者糸南充市老科协会员)

  • 天府信息快讯LOGO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