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天府文学 > 正文
沈跃新:新繁的四大会舘(一)——新都故事(29)

来源:    综合作者:     2023-08-28 09:37:44    浏览量:


沈跃新(四川)


一、陕西会馆

       新繁的陕西会馆是明末时修建的。它座落在半边街的中段。

       陕西会馆是明清两代陕西商人在新繁所到之处联合捐资建设的共同聚会、娱乐、议事的地方。

       陕西会馆内修建有戏楼,有关公殿。

       据说,明末,有一群陕西商人到四川做盐业生意,其中有一姓薛的商人,在成都竟争不赢其他的商贩,很是生气,在成都府转街,他听人说新繁是个好地方,这里出产丰富,人也诚信,与新繁人打交道有百利而无一害。他听说后,便打算到新繁走上一遭。

第二天一大早,他雇人坐轿,一路颠簸来到新繁。

       当时的新繁县城人口稀少,围城内空旷之地也多,他从西门,转到北门,又转到东门,当他走到东街了字口,看见还有大片空地,他继续前行,到了黄豆市(后称米市坝),黄豆市已经散场,生意买卖也停止,交易的农民也离城回家。

他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准备第二天继续寻求做生意修会馆之地。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黄豆市已是人生鼎沸,生意买卖十分活跃,这些附近农村的农民,挑着粮食、大豆、蔬菜瓜果,叶菸、大蒜来此交易。交易场面十分热闹。他抬眼望去,黄豆市的对面一大片空地,和水塘,杂草丛生,十分荒凉。他觉得此地还可利用。

       他便沿着长满杂草的空地前行。走了大约三十多来,看见一片空旷之地,不知是啥原因,他感觉这是一块宝地,利用这块宝地,修建一处陕西会馆,必定能将从陕来川的盐商聚集,形成棉、布、粮油、茶以及药材的大市场。他在心中勾勒出一个宏图。要在这里建陕西街,陕西巷,陕西会馆。他在新繁住了三天,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了解这里的生意买卖,了解这里的农作物特产。

       三天后,他便返回成都,告辞了同来成都的陕西弟兄,独自一人返回陕西的商洛府。

       回到家中,在其薛家祠堂找到族长议事。他向各位成述了到蜀新繁县修建陕西舘陕西巷等事谊。

       族人们很快接受了他的意见,决定筹资建设。

       很快将启动白银筹足了三百多两。

       此时正是早春,陕西还在下着小雪,他们一行二十余人巳经沿小川北道进入新繁。

       他们将修建陕西会舘的资料禀报新繁县衙,很快县衙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同意陕人在这里开发。

陕西人开始了修建陕西馆和陕西街。

       由于修建工程量很大,陕西人陸陸续续到了新繁。一时间新繁突然增加了许多穿黑棉袄、黑棉裤的别着腔口的(当时新繁人把陕西话称着别腔口)老陕人,一时间新繁县城热闹了起来。

       但是,县衙要求修建时不能在县城内取土,要求他们到城外较远的地方去取土。于是这些老陕们就到南门外的福田寺附近(离县城约八里)去取土夯填地基。

       修建时的陕西人还相当团结,取土夯实地基的,,修戏台的,修关帝大殿的,修街道的,修房屋的还真是有条不紊的。特别是每个老陕每天还有任务,都要从城外挑回修建的泥土,他们遵从县衙不准就近取土的招呼,硬是从几里外的农村取回泥土。近三百号人早上工,晚下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陕西会馆修成了,会馆内的大戏台修成了,关帝殿修成了,长达近50米的陕西街修成了,沿街修建的商铺、住房修成了。

       修成后,陕西人在新繁县城举行了成盛大的峻工典礼。新繁县衙,新繁名流,商贾,士绅,都应邀前往庆贺。据说开流水席三天三夜,不管军民人等,上层下层人士都可大块朵颐,大饱口服。一到晚上陕人的秦剧班子,轮翻上秦剧,陕西街上放着火炮烟花,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秦腔老调闹繁县。当时县衛也张贴告示,三天不闭城门,县城内的人附近的农民也牵线子的到县城饱餐几顿。

       当年的陕西会馆其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式,覆以黛色简瓦,大戏台楼擎柱皆为石柱,沿街商铺住房木制门窗雕镂精细,街面用青石砌成。

       陕西会馆建成后,陕西商人的商贸活动,大大丰富了新繁、成都的商品交流,文化交流。商品贸易异常活跃。

据说,明末到清中期,新繁有常驻陕西人近800多户,5000多人,他们将当地的农副产品运输到陕西,将秦岭以北的毛皮、药材买到四川,形成了新的商品贸易格局。特别是这些陕西人将秦人经商的历史,经商的智慧,经商的文化渗透到了封闭的川西平原。

新繁的陕西人经历了张献忠剿四川到了民国初年后逐渐减少。

       抗战前陕西舘的主殿也被川军旅长李树骅(华)霸占,康冻在新繁当县长时,劝说李树骅搬离,关帝殿大戏台后改成了幼稚园。

       由于陕人的离开,昔日的陕西会馆也无生气,当地人也将陕西街、老陕巷作为自家的住宿之地。

       昔日陕西会馆的辉煌不复存在,往日熙熙攘攘的陕西人也在也没有回来。

       据传说,到了民国年间,新繁人开始十分讨厌陕西人,骂他们地皮子还没踩熟就想蚕蚀吞新繁的土地,偷运粮食(大米)盗买回陕西。当时的新繁人不准他们偷运粮食出去,还加派民团

       沿途寻查,一发现有大批运送粮食的就地收缴,陕西人也只得乖乖上缴粮食。他们只得趁夜晚偷偷将大米转运新都县的泰兴场,然后再运回陕西。时局的变化,他们陕西人也时常发生内讧和械斗。有一年为了争夺陕西馆的边边角角修老陕巷,陕西馆的富人和老陕巷的穷人还发生了械斗,死伤了许多陕西人。当时的县衙出面调停,才将陕西馆和老陕巷的通道堵死。陕西馆人和老陕巷人成了"早晚鸡犬相闻,却过上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生活。 (未完继续)

  • 天府信息快讯LOGO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