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天府信息快讯 蜀ICP备2021005531号
《增广贤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凡年长的农民朋友都能背读其中许多精彩的语句。儿时在私塾念书,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后老师就要求背读增广,几十年过去,脑海里还存留着那些极富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回眸风雨沧桑的悠久历史,先人们总结出的天人合一之道、顺应自然,敬天敬地之道;勤俭持家、耕读为本、与人为善之道农耕传统文化之魂,代代相传,成为做人做事的准则。
戴着老花眼镜,重读增广贤文,笔录下最能体现农耕文化的精彩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日春工十日粮,十日春工半年粮。疏懒人没吃,勤俭粮满仓。”春种,夏耘,秋收,春种一粒子,秋收一斗粮;误了一年春,十年扯不伸。春天是栽秧播种季节,要抓紧抓实,不违农时。懒惰的人只有饿肚皮,勤劳的人才会有收获,有饭吃,有衣穿。勤劳致富,懒惰挨饿,美好日子是靠奋斗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永恒的真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身之计在于勤。”计是计划,安排,打算,谋划,务农业,种庄稼,一年之始春节过后就要开始谋划,选用种子,修理农具,准备肥料,平整秧田等等尽早做好安排。一天计划干些什么,清早(寅时)就要计划安排,才能有效地利用好时间;家庭的建设在于家人的和睦相处,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是我们的祖先几千来总结传承下来的经典,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各民族的团结和睦相处,才会繁荣昌盛,在外交上我们始终坚持和平共处,睦邻邦交,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的一生对家庭,对民族,对国家,都应当尽职尽責,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切的成功均在一个勤字上。天道酬勤,一勤天下无难事。农耕文化里蕴含着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耕读为本,勤耕苦读,耕能获得粮食果蔬,家禽家畜等物质满足;读书认字识礼仪,董科学尊文明,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精神的享受胜于物质的享受。“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有闲事便读书”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仪疏。”田土荒芜不去耕种必定没有收成仓就空虚,有书不读子孙就不懂礼义就成为文盲。几千年来我们的先祖就把耕田和读书看得同等重要。要建设现代化的和美新农村,在振兴产业的同时应当把振兴文化,振兴教育,守住传统文化的魂,传承民族的根脉放在首要的地位。
增广里集串了许多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金句,富有极深的哲理,深深领悟,谢谢品味,甚是有益,训导晚辈,广加传扬。
略举几则;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邻居关系好了,有困难就有人帮助。“邻里相处好,犹如拾得宝。”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个天是指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我们的祖先很信奉,因果报应关系。无论是行善还是作恶,到头来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区别是来得早还是来得迟。行善不作恶,这是传统文化倡导的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善事可作,恶事莫为。“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甚速。“ 、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才知父母恩。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道路各别,养家一般。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暖谢苍天。”这些金句里有讲孝顺父母的,有讲勤俭节约的,有讲珍爱土地的,有讲感恩上天的。增广贤文二百六十句段名言警句,广采博集,传存了我国丰富的农耕文化,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反映封建意识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的美德,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内容。
老科协将在联系的村开展调查研究,助推科学普及和文化振兴,深入了解总结乡风民俗,帮助村里编修村志,收集农耕器物创建农耕文化博物室,开展有益的文化科普活动,为联系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兴文老科协蒲宇伦)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