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天府三农 > 正文
蒲宇伦:农耕文化的八字诀

来源:    综合作者:     2023-05-31 17:55:29    浏览量:

        农耕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体的农业劳动,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农耕时代,必须还有耕牛、家禽家畜的养殖业,和满足生产生活所需的家庭手工业如石工、木工、竹编纺织、熬糖、煮酒等等这些劳动获得粮食、蔬果、肉类等物质产品;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一种有规律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并具有独特的内容、特征包括农耕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如观察作物生长变化,观赏作物形态,实践中现成的耕作制度、耕作技术、生产工具以及离不开的自然环境,青山绿水,河湖林草,田园风光。

  生长在农村,从事过农业生产的人,对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对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都会有清晰的记忆,而且非常敏感;什么节气该干什么农活,那块土地该种什么庄稼,心里都有一本账。农耕是经营有生命的物种,而一切有生命之物都有一个生长成熟衰亡,即播种、发芽、长干、开花结果的过程,离不开时间,少不了空间。“不犯天规,不违农时”,“春不种,秋无收,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误了一年春,十年扯不抻”,农耕守时,取宜,务实,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紧密融合在一起,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天人合一”的崇高理念。

  几千年形成的农耕文化包罗万象,内涵十分丰富,乡风民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歌山歌、宗族文化、传统农历不胜枚举,但是其核心的主干成分则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这八个字,冒昧的将它说成“农耕文化八字诀”,这里的诀是为了便于记忆,概括为八个字。

       本人对这八个字有以下一些肤浅的见解。

       首先是时间观念;应时——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时间是与太阳分不开的,因日照的长短而形成了春夏秋冬,把四季分细,三个月为一季,每个月又有两个节气。聪明的老祖先为农业创立了时令历法,二十四节气应当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春回大地,万物苏生,春种春播,开启农耕;夏天有三夏之分;夏种、夏收、夏管,种什么?收什么?管什么?都需要紧紧抓住时间,不违农时,同样秋天也有秋种、秋收、秋管三秋之分。一年四季,365天,24个节气都是农业生产的时间,农闲,农忙合理安排,得天时者农业兴,违天时者农业衰。

       其二是空间观念;取宜,农业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业的命根子,也是农民的命根子。农耕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因物制宜。宜,适宜,一切农业举措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农耕文化源于乡土,带着浓浓的泥土味,带着山水田林的自然气息,那山,那水,那一片片黄土地,黑土地,世世代代养育着中国的农民,也养育着大大小小的城镇居民,粮食、蔬菜、水果,家禽家畜都来源于农村,发端于土地,今日之口号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传统的农业耕作正在被机械化、智能化的先进技术取代,但是农耕文化即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会天长地久,永远传承下去的。

       其三是守则,即农耕实践形成的规则、准则、遵守的程序,这些规矩是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与大自然互动形成的原则。我们必须遵守,如我们对山水田林湖草沙的综合治理,对农药化肥的控制减少使用,对自然生态的保护。这些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则都是农耕文化的范畴。

        最后是讲和谐,农业是一个人与大自然互动共生的系统。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产品,有产品就有经济效益。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和为贵,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建设和美乡村,这些理念贯穿于农耕文化的方方面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土地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振兴乡村文化,构建和美城乡。

处处青山绿水,处处鸟语花香。

处处道路通畅,处处田园风光。

农耕产业兴旺,文旅互惠城乡。

贤达乐归故里,田园谱写华章。

(兴文老科协蒲宇伦)

  • 天府信息快讯LOGO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